隨著主汛期臨近,為充分保障糧食儲備安全,歙縣國家糧食儲備庫強化舉措,打好防汛“主動仗”,夯實儲糧“安全堤”。強化以練備戰。修訂《防汛抗洪保糧應急預案》《縣級成品糧油防汛抗洪應急預案》,成立防汛抗洪保糧應急小分隊,積極開展安全培訓和應急防汛抗洪保糧應急演練。通過培訓和演練加強國儲庫全體人員的防汛安全意識,查找防汛預案各環節存在的漏洞,提升員工面對突發洪水的應急處置能力,提高隊伍實戰能力和協同作戰水平,夯實儲糧安全防護堤。強化隱患整改。根據庫區以往汛期抗洪情況,儲糧倉有遭受洪水入侵的風險隱患。經過細致分析論證,在春節復工后即著手對3座儲糧倉的12扇大門砌筑防洪護堤,并加以防水施工。倉房通風道鐵蓋與墻體連接處加注密封膠,確保洪水無法侵入倉房。針對汛期飛蟲較多的情況,倉房窗戶更換了更為細密的紗網。隱患整改小切口,防汛保糧大成效。強化庫點擇選。在去年6.20大洪水面前,歙糧人以“迅”應汛,徹夜奮戰轉移代儲庫點近200噸縣儲成品糧,因抗汛保糧措施及時有力,縣儲成品糧油未受任何損失。在隨后的防汛保糧重點工作總結調度會上,經舉一反三深入分析,嚴格選擇成品糧代儲庫點形成共識。通過多方努力,促成該庫點成功競得法拍資產,實現縣儲成品糧順利移遷,從根本上做到防洪無虞。強化數智賦能。今年6月27日,是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種糧大戶徐淙祥回信三周年的日子。總書記的回信為端牢中國飯碗指明了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作為糧食人使命光榮、責任重大。在汛期,氣候溫差變化大,空氣濕度高,縣國儲庫充分發揮互聯網+平臺作用,積極應用現代科技,持續完善“智慧皖糧”系統,糧堆中的780個傳感器進行24小時不間斷糧情監測。數智賦能“藏糧于技”,確保儲糧安全。